非遗名录
非遗名称:乳山杆秤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0-10-28 11:23:50    点击量: 0

非遗名称:乳山杆秤制作技艺

非遗种类:传统技艺

非遗级别:市级

非遗传承人:谭新初

非遗介绍:

乳山杆秤是乳山民间传统手工产品,乳山口镇兰家庄村是乳山有记载以来最早从事秤业制作的村庄之一。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兰家庄村制秤师傅谭新初的祖先从云南搬迁来村定居。杆秤技艺传承至谭新初这一代已历经300多年的历史。谭新初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制秤手艺,至今已经66个年头了。乳山杆秤分盘秤、钩秤两种。制作工艺达50多道。度量单位有:3公斤、5公斤、10公斤、15公斤、30公斤、50公斤、100公斤、200公斤、250公斤。

2016年10月,乳山杆秤制作技艺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人介绍:

谭新初,1937年9月22日出生在乳山口镇兰家庄村。谭新初祖上以制秤业为生。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兰家庄村制秤师傅谭新初的祖先从云南搬迁来村定居。谭新初的高祖父谭玉玺将家传的16两一斤制的制秤技艺带了过来,家族的杆秤名号叫“昌顺”。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到谭新初这一代,兄弟四人中,只有排行老大的谭新初继承了杆秤的制作技艺。谭新初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10两一斤制的制秤手艺,至今已经66个年头了。

1953年,谭新初的父亲在村里挑头组织成立了秤业组,当时村里在仅有4人从事制秤业,到1955年,秤业组的制秤人员达到15人,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秤业组成员达到30多人。1961年,24岁的谭新初走进村秤业组成为一名专职制秤手艺人。1973年,乳山县计量所要制作一批中药秤和磅秤。40岁的谭新初因制秤技艺精湛,被乳山县计量所聘为老师。从17岁就在村里干过生产队长、基建队队长、技术队长的谭新初,来到县计量所以后,他又要抓技术、抓业务,又要抓建设,忙得他周末也捞不着休息。因他只念了四年书,文化知识不足,面对一些理论知识,他很头疼,很难适应,渐渐感觉力不从心。再加上叔伯哥在家做秤当上了万元户,自己毅然递交了辞职书。1984年,在县计量所干了七八年的谭新初正式辞职回家专门从事制秤业。

谭新初手艺精湛,业务熟练,做秤一人一天能顶四个人,别人一天做五六支秤,他一天能做二三十支。他卖秤只赶夏村集,每集能卖20多支。从1984年至2010年,年均售秤量达1600多支,从1984年至今,累计销售量达4万多支。

2015年6月,谭新初被乳山市文广新局命名为第三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乳山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技术支持: rushanre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