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称:岠嵎山传说
非遗种类:民间文学
非遗级别:市级
非遗传承人:辛明路
非遗介绍:
据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闻言东夷海滨有座母亲山---大乳山,很好奇,就前来游览,目睹了大乳山的独特风韵,他感慨万端,决心让天下的母亲不再孤独。遂吩咐天将岠嵎,用3年时间,在大乳山西北面一马平川的地方,造一座雄伟峭奇、别有韵致的山。并具百景,保护并陪伴着大乳山。
岠嵎报请玉皇大帝下旨,让东海龙王帮忙。虾兵蟹将一齐出动,从海底搬石运土。历时两年,一座高山的毛坯耸立起来了。岠嵎又用一年的时间,建造了玉皇阁、老君庙、火龙洞等24大景,雕成了猿人石、莲花石、山神石等72小景。
令人遗憾的是,三年的工期太紧。距玉帝视察验收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时不我待,岠嵎忍着剧痛将两手伸进炉火中一炼,手指便坚硬无比。他硬是用手又挖出了86层台阶的凌云天梯。此时,他已筋疲力尽,但仍剩下一大景和三小景没有完成。想到玉皇大帝马上就将驾到,自己却没有完成任务,他不由得伤心落泪。一行泪水成为青龙潭,一行成为滴水湖(潭与湖人们习惯上合称为一景)。随后他将设计图样用的笔抛向天空,瞬间变成了一座高耸的笔形峰。这时,太阳已经升起,岠嵎将军看到按期复命无望,大哭起来,形成现在的岠嵎瀑布。接着,他端坐于石坡上,自刎谢罪,化作了将军石。百景之数,以自己的身体补齐。
玉皇大帝准时驾临。他游览了岠嵎山,甚是满意,遂唤岠嵎来见,但却找不到他的身影了。为追记岠嵎的功德,玉帝将此山命名为岠嵎山。
2009年,岠嵎山的传说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人介绍:
辛明路,男,1951年4月生,海阳所镇西黄岛村人。是大乳山的传说、木头鱼的传说、圣水宫的传说、岠嵎山的传说、嶞崮山庙会、乳山婚俗、贡品册梨的传说、蒸面兔习俗共8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1970年7月,任海阳所公社西黄岛大队赤脚医生;1983年4月,任海阳所镇政府人口统计员;1986年3月,任午极镇计生办主任;1992年3月,任乳山市盐务局办公室主任;2002年1月,离岗后返聘回单位写《乳山盐志》;2007年10月,返聘任乳山报社编辑;2011年9月,返聘任乳山母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驻会)。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理事、威海市政协文史特邀委员、乳山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1980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乳山境内第一个系统采写民俗文化、系统整理母爱文化、系统采写民间文学的文化志愿者。所撰写的大量民俗文化文章在《中国城市与市长》《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记忆》《乳山时讯》等报刊上发表;他本人在山东省电视台、威海电视台、乳山电视台上做过多期讲述人文民俗的节目。对乳山地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并有部分研究成果已助力于区域文化和经济建设。
代表性的作品有《乳山民俗》《乳山民间文学》《大乳山下》《乳山民俗漫谈》(与郑华合著)。
执行编撰2013版《母爱无疆》;主编《母爱温情大乳山》《乳山市旅游导游词》《乳山盐志》等书籍;参编2009版《母爱无疆》《乳山旅游一本通》《走进乳山》《乳山文化通览》《山东省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源汇编》《威海作家》《山花烂漫》《仁爱文化》等书籍和刊物。
《大乳山的传说》,万字短篇,讲述三圣母和义妹消灭海妖、佑民护生的大爱故事。在《中国城市与市长》期刊、《春秋》期刊、《威海日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社会反映良好,被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单位联合制作成动画影片。2012年9月,根据本人同名作品改编的动画片《大乳山的传说》获山东省第五届青年电影大赛一等奖,12月,入围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旅游宣传片单元,是入围该单元唯一的动画片;翌年8月又获山东省第六届泰山文艺奖;2013年11月7日,动画片《大乳山的传说》获第三届威海文学艺术奖二等奖。
2014年9月,辛明路被乳山市文广新局评为“乳山市十大民俗艺人”。2016年12月,辛明路被威海市文广新局命名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乳山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