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1894年,英国长老会传教士莉莉·马茂兰女士在烟台开设教会学校,一边传教,一边传授抽纱技艺,生布镂绣绣花产品。20年代初,烟台客商来境内的午极、冯家、崖子一带农村撒货加工,后由境内商人设庄经营。抗日战争期间,抽纱产品因无法出口而停业。40年代末,抽纱业再度兴起,生产区域发展到海阳所、冯家、下初、午极、崖子、马石店等地。1956年,乳山县手工艺品合作社建立后,把棉麻布镂绣绣花大套作为主要经营产品,加工点遍及全县。除县艺品厂外, 常年从事镂绣绣花的农村妇女6万余人,其产值最高年份达2950万元。
经过我市几代人的消化、吸收、创新、发展,并与我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相融合,乳山镂绣逐渐成为乳山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在国内外市场有很大影响的优秀工艺美术产品。




主要特征
乳山镂绣是乳山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又称扎目,属于山东抽纱手绣产品中的一类。
乳山镂绣采用棉麻布,经刷花、抽丝、勒网、掏边等工序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全部为手工制作,现代机械无法替代。其颜色主要以白色、本色、原白色为主,图案简洁大方,呈现色彩淡雅,高贵大方的整体效果。
在众多抽纱产品中,乳山镂绣特有的工艺制作手法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大多数艺术创作,是用笔墨等勾勒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或景象,而镂绣是将想要表现的事物或景象之外的部分按照一定规律抽丝而成方目,利用形成的方目来反衬明布上相应的图案。所以乳山镂绣网眼清楚、目数标准,能准确、细致地衬托出明布上的花纹。同时抽丝编花工艺的应用使镂绣更丰满、立体,令花中有花,相映成趣,呈现出明暗相间,层次分明,造型丰满的浮雕艺术效果。


当前主要传承人是张连芝,女,乳山市夏村镇西周格庄村人,是乳山环宇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自19岁开始从事乳山镂绣技艺的学习,熟悉全部的加工流程、技艺方法。1991年,作为山东省中级工艺美术师的张连芝根据工作中的积累,大胆创新,发明了标准抽丝编花工艺方法,取得了专利号为91106480的发明专利。标准抽丝编花工艺方法是对乳山镂绣的完善和升华。标准抽丝编花工艺方法形成的图案清晰、美观、大方、有立体感,具有高贵典雅,产品档次高的特点。深受国外用户好评。2004年,张连芝创办了乳山环宇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乳山镂绣的生产与出口,产品质量上乘,属于行业内的典范企业。目前,张连芝的镂绣产品包括床单、被套、台布、窗帘、盘垫、服装等家纺用品,用途十分广泛,远销至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美国等国家,深受外国客户的喜欢和认可,被国外用户誉为“抽纱灵魂”和“花边之冠”。